生活 > 正文
科颜网热度:

故事︱纽约“无酒精生活”趋势兴起


2025-02-16 21:43:09

据Timeout 2月12日报道 “Let Me Tell You”是Timeout资深编辑撰写的专栏系列,每周二发布,分享关于纽约生活的深度见解,包括最佳活动推荐、餐饮指南以及剧院演出资讯。在上期专栏中,餐饮编辑Morgan Carter介绍了2025年值得期待的新餐厅。而本期,我们将聚焦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趋势——“无酒精生活”。

当新年钟声敲响,我便已准备好迎接“无酒精一月”(Dry January)。在我的职业领域,免费酒精饮品无疑是个福利。我当然愿意尝试刚从酒桶中倒出的发酵菠萝酒、一瓶我出生年份的陈年起泡酒,或是一杯经过骨髓过滤的马提尼(前提是要够冰)。然而,在过去七个月的工作中,我渐渐意识到,这种随处可见的“免费”容易滑向“过度”。去冰淇淋店开业活动,真的需要喝香槟吗?中午的媒体活动,真的需要来一杯鸡尾酒吗?仅仅因为去了一家隐秘酒吧,星期一就得喝上三杯吗?(答案是否定的。)

作为一名美食作家,我在职业与行业之间的平衡早已是一种常态。二十多岁时,因工作和年龄因素,平日小酌、周末狂欢是常态。但如今,临近35岁的我,回顾过去十余年几乎每次外出手中都有一杯酒,不禁开始思考:或许不仅仅是暂停一个月,而是该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酒习惯。

当然,我并不是唯一一个在重新评估酒精关系的人。餐饮业中,许多知名厨师和美食家,如Gregory Gourdet、Michael Solomonov和Andrew Zimmern,都选择了戒酒。撰写他们故事的记者,如Julia Bainbridge和Mayukh Sen,也在拥抱无酒精生活。甚至一些调酒师在仍需品尝鸡尾酒的工作中,也选择了戒酒。与此同时,Z世代对酒精的兴趣逐渐下降,这场“无酒精潮流”正在全行业引发更多讨论。

幸运的是,纽约的餐饮业已迅速适应这一趋势。从2013年“无酒精一月”概念诞生至今,酒吧和餐厅的“零度”饮品已不再是随意应付,而是成为菜单上的固定选择。行业内的创新正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——无论他们是否饮酒。

在我的“无酒精一月”里,我依然活跃在纽约的餐饮场景中,只是少了酒精相伴。在我光顾的15家餐厅和酒吧中,我尝试了仙人掌与木槿花调制的气泡饮品,以及以茶叶为基底的无酒精特调。我观看了顶级调酒师在Listen Bar的“Good AF Awards”中角逐“最佳无酒精鸡尾酒”称号。在家中,我的冰箱里则备满了Athletic Brewing的无酒精啤酒,以及Minus Moonshine零酒精商店采购的Ghia和NON等替代品。最后一天,我选择在Othership举办的夜间电子派对上,以85华氏度(约29°C)的桑拿和舞蹈结束这个月。

当一月结束,面对朋友们提醒“你终于自由了”时,我竟不急着拿起酒杯,甚至自发延长了一天——因为我发现自己根本不渴。随着2024年的展开,我和许多人一样,期待继续探索无酒精的生活方式。由于需求旺盛,Minus Moonshine已在Greenpoint开设了新店;无酒精活动系列“Third Place Bar”正在筹备情人节主题派对,并与Hekate Café & Elixir Lounge合作推出每周无酒精社交活动;Othership也在举办周六夜社交活动,让戒酒人士和“好奇戒酒者”能在桑拿房中结识同伴。

不管是否饮酒,这座城市都提供了丰富的选择——值得为此干杯。
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***;合作及投稿请联系:1500538478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