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2日,据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香港首座转废为能设施(I·PARK1)预计在今年底便可投入运作。
据了解,I·PARK1是香港首个转废为能的垃圾焚化设施,位于石鼓洲,占地16公顷。落成启用后,I·PARK1预计每天可处理三千公吨废物,并将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,每年可产生约4.8亿度电,相等于香港十万户家庭的电力需求。谢展寰介绍,转废为能(Waste-to-Energy, WtE)是一种通过焚烧来产生热能并转化为电能的废物处理技术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现代转废为能设施已展现出其在环保方面的多重优势,包括减少垃圾填埋、节省土地资源、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填埋,以及可提供可持续的能源来源,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。此外,焚烧后的炉渣可以用于生产建筑材料,而金属等残余物也可以进一步回收再造,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利用。
据介绍,转废为能只是起步,接下来,特区政府会不断寻求更具成本和环境效益的废物处理方法,通过低碳绿色科研基金协助企业在香港研发绿色科技,发展回收的新质生产力,促使香港的废物处理成本不断下降,减轻财政负担的同时,更能够创造新经济价值。